上山打游擊

游擊隊與三種人

罵也罵了、吵也吵了、該臭的也臭了,來對「上山打游擊」目前為止引起的反應做個小結吧。
目前為止,反對「游擊」的人大概可以歸為三類:

1.純粹對「塗鴉」不爽,其餘完全不在意;

2.對塗鴉不爽,同時不承認「游擊」有任何反抗意義;

3.對塗鴉不爽,但其實瞭解背後反抗的意義。

第一種人,完全是接受度的問題,沒什麼好討論,就跟戀愛一樣。但第二種和第三種就值得好好討論了,尤其是第三種。

個人認為,第二種人是最機八的一種,純粹防衛心態作祟,他們不承認游擊反抗意義的原因是他們「不想」承認。這種人通常會有個一官半職在身,總會精神飽滿的去開各式各樣的會,覺得自己實在太了不起、太有使命感了;然而現實情況是:沒什麼人鳥他們。

沒人鳥其實不是第二種人的錯,而是不鳥的人的錯,一言以蔽之:冷漠。由於冷漠,第二種人往往頗為挫折,心想:「我那麼有使命感、那麼負責,你們卻不把我當一回事」,有時候這種挫折會轉為憤怒。但是第二種人大都不會向不鳥他們的人展現憤怒。你知道的,愛開會的傢伙通常衣著光鮮,愛面子的很,希望大家都喜歡他,這麼討喜的傢伙怎麼會公然嗆聲呢?不可能的。也就是因為他們如此討喜,他們也不敢對理應對抗的對象有任何逾舉,「我那麼理性、那麼可以溝通,怎麼可以向師長對抗這麼沒禮貌呢?」其實,他們挺壓抑的。能壓的了多久呢?總會爆發的!所以,當「游擊」出現的時候,第二種人會勃然大怒!憑什麼你們可以引起那麼多注意?憑什麼你們有種挺身對抗?憑什麼你們敢做我們不敢做的事?你們……..根本就是來搗亂的呀!對對對,來搗亂的傢伙怎麼可能跟理性、充滿使命感、大家都喜歡的我相比呢?反抗!我不敢反抗別人也不准反抗。

其實,第二種人也挺可憐的不是?當然,我偏頗了些,但我有自信差不到哪裡去。
結束可憐的第二種人,我們來聊聊第三種人吧,坦白說,我挺在意他們的。
第三種人有反抗意識,也明白「游擊」為何游擊,但是他們依然反對。

文/包伯

為什麼?誠實來說,這場游擊有些地方真的不太高明--作法(道德)有缺陷。對第三種人來說,游擊是很神聖的,必須為其負責、奉獻、拋頭顱灑熱血。而在第三種人的眼中,「游擊」打的游擊既不負責、也無奉獻、更別說拋頭顱灑熱血。作法上,「游擊」的缺陷有二:1.匿名;2.姿態過高。我不是「游擊」直接的參與者,當然無法苛求非得現身給人抓,但對第三種人來說,不現身而「偷偷摸摸」就是無法接受。他們有清晰的邏輯思考與高標準的道德要求:簡化來說,不當殉道的烈士就是俗仔,而俗仔是不配打游擊的(當然,又是偏頗,不過意思不會差太多)。

不過第三種人也有人性,明白不可能人人都是烈士,俗仔其實也可以接受。真正讓第三種人受不了的是「游擊」姿態過高,在第三種人眼中,姿態過高的游擊隊是不配被稱為游擊隊的,因為他們不擁抱群眾、不親近群眾:「打游擊的怎麼能說不認同我就是笨呢?當然要用宗教家的情懷犧牲、奉獻、感化才對呀。」在第三種人眼中,「游擊」侮辱了游擊,或者借別人的話:「因為你們把改革污名化」。
我呢?仔細想想,我其實不是那麼瞭解「游擊」真正的想法是什麼?是用心良苦故意裝機八?還是真的那麼「自以為是」?更直接的表明立場:我覺得游擊很好、噴得很漂亮,我也不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當烈士,但我的確覺得這支游擊隊有點難以親近。但是在政大,有游擊隊對我就已經是萬幸了。或許我也有點無奈吧。


不過結論還是可以下的:好的游擊、一流的革命還真不是簡單的事。而我還是要幫「上山打游擊」打打氣--沒人生下來就是一流革命家的。

標準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