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的日子未分类

水泥牆外的世界

在我高中的歲月當中,很大部份日子都在廁所裡面偷抽煙渡過。

對那時的我來說,抽煙是唯一一個逃脫無聊瑣碎國民教育的出路。如同我母親所謂:“一開始抽煙、接下來就會吸毒,然後就去搶銀行。“抽煙是敗德的第一步,抽煙是自毀人生的前兆。也因此,抽煙對高中生意味著另一個人生的可能性,一個逸出學校水泥窗之外的世界,那裡沒有制式教綱、沒有紀律與服從、沒有拖搓我人生的中學老師、也沒有站在門口蒐書包的教官,抽煙也許自毀,但是煙霧裡充滿幻想、與各種奇幻旅程。

在我離開校園近十年的時間,我發現水泥牆外的世界沒有奇幻冒險、也沒有驚心動魄的事情發生。人只是從一個牢籠換到另一個。學校的牢籠具體、黑白分明,社會的牢籠曖昧,充滿了不可言說。

在我現在的人生當中,我也常在學校的儲物間當中抽煙。

對現在的我來說,抽煙已不在具有精神性。

隱身在滿是煙霧的儲物間的我,純粹是被肉體所驅使:被尼古丁控制的身體帶著我、在每節下課一次次地鑽進滿是掃把、抹布的狹小空間當中,點起香煙、點起身體器官的知覺、點起我的理性、與外界世界的連續性。

高中與現在的我,唯一相同之處、為抽煙所帶來的冒險性。高中的我,一包包的香煙、代表著一次次的記過、與退學等風險。

現在的我,香煙則意味著失去工作、與被滿腔怒火的家長們圍毆。

兩者之間,何者風險較大,至今我仍是算不清。

也因此,一兩次的時候,很不巧地被自己學生撞見之時,我總是以嚴詞恐嚇他們:這是你與老師的小祕密,如果你告訴別人,老師會很不很不開心

儘管之後心中總是有些罪惡感,但回頭想想看到自己學生驚恐的臉、總是不禁覺得好笑。

教育工作事業進入第三周,至今我仍不知道教育究竟為何。

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