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

紐約日記:籮莉

寫於2013/03/24,重寫於2014/05/18

我看著眼前餐盤上的塑膠杯,柳橙汁在高空陽光下反射著噁心的人工黃色,我膩煩地看著眼前在無窮震動的機艙中如按摩棒般抖動微型小銀幕,我告訴自己這是二十一世紀的生活,關於從一處飛至另一處、一個國家到達另一個,出發點與目的地之間你得穿過重重的安全檢查與X光掃描、並恥辱地在金屬探測器前脫下鞋子展示破了洞露出腳趾的Hang Ten襪子,櫃檯人員對你的行李斤斤計較,並對每個超額公斤數收取高額費用,空服小姐拿著一張單子對你說「先生請問你有沒有攜帶下列物品?」你看著單子如同某種恐怖份子使用手冊,各式圖形標示各種同歸於盡的工具:手槍、彈藥、炸彈、王水、硫酸、蝴蝶刀,儘管很想點頭說「這些都在我的包包啦」並期待對方的反應、但出於簡省精力與中產階級式的唯唯是諾卻尷尬地搖著手.之後你被趕上一個巨型的鐵罐頭,空服人員在門口迎接你,強迫式地跟你四目接觸並點頭微笑;在起飛前空服員不厭其煩地逼你繫上安全帶,對你放在腳下的行李囉唆,她說「這是為你的安全著想」,你想著在空難發生的生死關頭當下、希望能死在一個沒有安全帶、還存有所謂個人尊嚴的世界.

旁邊過度肥胖的美國觀光客將那體脂肪數高達百分之九十九的手臂緊貼在左側身軀,我轉頭看著她,她對我露出那美國夢般、天真而燦爛的微笑.我也同時回給她一個愉悅的笑容,並看著她在餐盤上放著的三包花生,腦海裡想到的是這個世界仍普遍存在著的饑餓人口,並打從心裡贊成航空公司將對肥胖旅客收取三倍費用的政策,這不是對肥胖的歧視,只是純粹出於肥胖者身旁旅客的報復心理.

我轉頭,將腦袋深陷在經濟艙的藍色座椅中、數著搭長程飛機的好處:

第一,在長途旅程、你可以喝免費的酒精飲料(所謂的免費只處於想像的層次,首先,你已經在旅行前付了高昂的費用,這些錢其實可以讓你在倫敦高檔酒吧大醉數次,其次,你的選擇只限於數種廉價的罐裝飲料。)

第二,在長途旅程、你可以看最新的電影(當然,你也可以輕易地在各網站上下載,並且,你不需要在自己的沙發上扣上安全帶,頭上也不會有一堆奇異的指示燈閃耀、中途也不會被機長打斷,告訴你一些無謂的資訊比如說飛機外面的氣溫,現在離地面多少公尺、目前飛行時速等等)

第三,在長途旅程、可以考驗你戒煙的能力,也因此,每每在十二個小時的旅程下,我的身體總是展現出包含滿頭大汗、眼神瘋狂、皮膚黏膩並強制性地咬著指甲等種種戒斷症狀,後來,在我發現煙草在不透過燃燒、以嘴巴咀嚼也同樣俱有釋放尼古丁效用之後,便開始了把香菸當口香糖嚼的習慣,但總是弄得滿嘴深黑煙草,像是在海上漂流多年壞血病纏身的水手.

當我的飛機呼嘯著突破灰暗沮喪的倫敦天空同時,我正在看著電影「副作用」,其中,裘德·洛主演一名精神醫師,故事背景在紐約。

裘德洛提醒了我一件事情,那便是,我正在飛往真實的紐約。在數個小時之後,我便會站在曼哈頓的街上,這個城市會從銀幕中跳出,一切關於在星巴克遇見夢中情人、在市中心飛車追逐、隕石來襲、大海嘯、大恐龍、大蟑螂、大金剛等好萊塢奇幻故事將成為社會真實;美國口音不再只是情境喜劇的罐頭效果,而是出口腔震動空氣產生、帶有傳達訊息的任務、社會個體彼此交換訊息的語言;戴著奇怪多角帽的警察,不再只是偵探片裡吃著甜甜圈的硬漢,而是俱備真實社會功能,帶著貨真價實的白朗寧手槍、維持社會秩序的認真職業;在這當中,也許也會有一個裘德·洛,在某個角落當中說著假的美國口音、當著貨真價實的精神醫師。

此念頭讓我感到震驚不已。

機上的其中一名空服員,長得近似連續劇「行屍走肉」裡的籮莉。每當她問我需要什麼的時候,我總是想到殭屍橫走亞特蘭大市當中的劇情片段。

這是我紐約之旅的開端,我超現實的冒險故事:我以每小時三百英哩的速度迫近紐約,同時看著如同震動器般劇烈晃動銀幕中的紐約電影,同時,籮莉在我身旁不斷地進進出出,暗示著我人類文明最後將以莫名病菌感染之下之終結,通俗文化之下的末世論。

最後,為了一杯紅酒,我付了七塊美金。

標準

對「紐約日記:籮莉」的一則回應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