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評論

上山打游擊 Bbrother塗鴉政大新空間 / 傑出院友

SONY DSC

本章轉載自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 傑出校友

【校訊記者李安報導】

你看過資訊大樓的棒棒糖、風雨走廊的龐克頭蔣公、藝文中心星空廣場的小人,或是鏡牆旁邊涼亭下的塗鴉嗎?在這些塗鴉附近,可以找到「Bbrother」的簽名。「Bbrother」是誰?他是廣告系2005年畢業校友張碩尹。

有人說政大校風比較保守,不過看似寡言的張碩尹,絕不是刻板印象中保守的學生。將畢業那年,他和其他廣告系同學組成「上山打游擊」團隊,在校園中留下許多塗鴉作品,也引起政大師生對校園空間與塗鴉藝術的熱烈討論。

「藝術是從生活經驗得來的」張碩尹回顧,當時沒有想太多,純粹只當作校園空間的一個實驗,加上相較辦攝影展覽,塗鴉是相對經濟實惠的創作形式,才發生轟動一時的「上山打游擊」事件。

「開始被周圍的人注意到之後,接著要處理作品以外的事。」張碩尹後來走出校園,進入華山文化園區塗鴉,卻被文建會(今文化部)控告損毀古蹟,受到許多媒體報導,「我被迫面對,需要很快成長。現在回過頭看,當時應該有不同處理方式。」

2011年取得倫敦金匠大學藝術碩士學位,張碩尹比較,從著重理論的廣告系進入藝術學院,要更熟悉創作所需技術。有次他突然感到眼睛刺痛,送醫才發現木屑扎進眼睛,這次經驗之後,他都會做好萬全防護才開始創作。

從校園打游擊塗鴉,到取得學位並開始在國際藝術界嶄露頭角,在藝文中心邀請下,張碩尹九月初返回政大。看到多年前的塗鴉作品仍然保留,讓他頗有驚喜之感。配合新學期「環境藝術」主題,也正和藝中討論,醞釀更多新作品或行動,目前已經確認至少將在12月返校演講。

再度返回校園,還被學校邀請創作,回顧自己的成長路,問他要對學弟妹說什麼話?他想了一想,慎重地說:「與其說是給學弟妹的叮嚀,不如說是臺灣大 學生的現象。在臺灣,大學比較像是高中的延續。」他舉例,國外的高中生被當作成人,他們會思考如何讓興趣成為未來的職業,如何透過興趣生存。

他建議大學生,可以首先思考如何把興趣發展成生活方式,假如喜歡攝影,要怎麼讓攝影融入你的生活、甚至成為職業?而且還必須和自己相呼應,運用任何改變的契機,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

本文轉載自2013.09.21 上山打游擊 Bbrother塗鴉政大新空間,政大校園新聞。

標準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