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醬與古柯鹼,ink and water colour on paper, 2016, 70 x 50 cm)
工作室裡瀰漫著一股沉悶令人窒息的空氣,在油畫顏料與松香油混合的氣味當中,冷汗從背脊蔓延至臀部兩側讓肌膚不自主抽蓄著,我問我自己:這場災難究竟該怎麼收場?
我看著骯髒地板上的那堆畫作,那是一堆用泡泡塑膠布所包裹的垃圾.我拆開包裝、手上的悲慘畫布在發霉木架之間隨風飄搖,畫面應該是夕陽落日景象,但層層堆疊的土色顏料看起來像是被排泄物轟炸過後的核子末日.
眼前是面無表情的藝廊老闆,她小心翼翼地啜飲著茉莉花茶,水蒸氣之間她那瞇成兩條細長縫隙的眼睛已然看透了我的內心、我的焦慮、我那如漂浮在熱水上廉價茶包的江郎才盡.
她伸出手指挖了一塊畫布上未乾的顏料,並將其放進嘴裡咀嚼.藝廊老闆問我說:「這是什麼材質?」
「花生醬.」我回答.
在尷尬氣氛下、被榨乾的腦海勉強地擠出一些裝飾性的名詞:「這個作品鎖定「食物」作為今年當代藝術最夯的關鍵字,我用這張畫表現當代人跟吃與消費的關係.對,花生醬也許不是最可口的媒材,但是花生醬反映的是全球化時代下被美式文化殖民的世代:沒錯!現在人人都可以吃花生醬,但是,我要問的卻是花生醬是否能夠被人人吃?」在口沫橫飛的當下,一種徹頭徹尾的自我輕蔑感湧起,我用畢生最誠懇的表情指著畫布上的突變怪物,試圖證明是職業生涯的嘔心瀝血傑作,而花生醬將會是改變美術史的偉大發明.
這是一個我與花生醬的故事、還有那個我被花生醬社會所建構的存在:我出生自家中老父老母均是受薪階級的中產家庭,在那之前,我祖父、我曾祖父與之前的世世代代均是不識幾個大字的農民、飽經飢荒與天災並在大地上如螞蟻般生存著;也因此,我一出生便被洗腦、被灌輸遵從體制並且努力一定會有報償的中產花生醬價值觀,也因此,我相信人類制度的積極正面面向;在我成年之後的職業生涯、絕大部分在公立美術館與藝術中心的渡過—那是一個「非營利」的花生醬世界,這個世界由層層的官僚制度組成,充斥著無謂的制式公文與稍顯低能的結案報告,儘管無趣但一切事物均有白紙黑字的保障;在非營利的世界中居住著一大票花生醬窮人:實習生、一年一約毫無保障的勞動派遣、公務員、虧錢做展覽的策展人、還在繳千年房貸的藝術總監,這個花生醬的世界是由如同我一般將被M型社會所淘汰的花生醬子女所組成.
藝廊老闆那張百般聊賴的表情刺痛我受創的自尊心,工作室中的灰塵在日光下緩慢飄散著,似乎連我的存在價值也都隨著消失在已知世界之外.我拉開牆角下最後一張作品包裝紙,底下的石膏像暴露在兩人視線之中:半身肖像上面掛著一張沈睡的臉,半瞇著眼睛在工作桌上顯得有些面目猙獰,粉狀面孔閃爍著些微斑駁的銀光.
藝廊老闆的指尖刮開雕像表面、並舔著指甲上殘留的些許粉末.她問我說:「這是什麼材質?」
「古柯鹼」我回答.
我抓起桌上的小錘子敲著雕像鼻尖,粉狀表面化作白色的雨撒落在桌面上,並在信用卡的平整邊緣之間聚集成兩條平整、理查德·朗(Richard Long)的白線,我將捲起的二十鎊鈔票遞給藝廊老闆.
「這個雕像使用哥倫比亞原裝進口的高純度古柯鹼磚製成.在製程上使用了工業壓力鍋與大量乙醇與漂白水以高溫烹煮、並以日本的揉造法在高速攪拌的過程中依序添加石膏粉、聚乙烯與兩桶碎玻璃,其之外層為天然巴西樹酯並以手工上色與打磨處理.經過如此精緻複雜的流程,我可以掛保證這個雕像能夠通過各國海關與受最嚴格訓練的緝毒犬考驗.」
這是一個古柯鹼的故事,關於藝廊老闆與古柯鹼形而上的隱喻連結.眼前啜飲著茉莉花茶的藝廊老闆代表的、是另一個與花生醬世界平行的古柯鹼宇宙,在那裡金錢不是請款條上貼的卑微發票,而是抽象的數字流動.那個宇宙是不斷創造剩餘價值的機器,利潤是推動一切的唯一動力.在這個古柯鹼的藝術世界當中,一切遵照外部世界邏輯而切分出結構嚴明的階級:少數的藝術明星,已建立一定聲望與收入的藝術專業人士,與位於金字塔最底層、人口龐大的無產階級,這些人往往被稱為「新銳藝術家」,其投射在這個藝術世界當中的,是他們的無價值與無存在。
「在概念上,這個作品承襲了自毀藝術之父古斯塔夫·梅茨格(Gustav Metzger)的前衛主義精神,與尼可拉·布西歐(Nicolas Bourriaud)所提出的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跟布希歐一樣,我相信藝術的美學並非為孤立的私人空間所獨有,而藝術家應從藝術品與整體人類關係和社會背景上來發展藝術實踐模式。」
「這是一個透過公民參與以探討市場機制的參與計畫.首先,我會在哥倫比亞的叢林深處設立製造中心,並僱用上百名武裝原住民組成工業生產線,這些雕像融合了在地文化與叢林部落的手工傳統、並以當地媒材即興製作而成.完工的成品在毛派游擊隊和腐敗官員的幫助之下、以真空包裝集貨箱運往全世界的藝廊與美術館.在展覽呈現上,本計劃將跨越觀者與藝術品的抽離關係,將藝術空間轉化成一個公眾參與的平台—策展團隊透過將雕像摧毀的過程、將其分裝為數千個每公克裝的小袋子,在展期內藏在義工的褲袋內側、以每克三十美金的價格銷售給每個參與的觀眾.最後,這個計畫不僅將藝術世界翻轉為最具規模的全球販毒網絡的創舉,在概念上也重新爬梳了全球化的歷程:這是一個從叢林到都市、哥倫比亞到全世界、藝術創作到每個人的鼻腔的旅程.」
白粉進入體內的亢奮感驅使著我中斜般地侃侃而談,胸腔內的心臟跳動聲似乎快要蓋過嘴裡說話的聲音.我看著藝廊老闆、窗邊斜光下的眼睛閃著些微奇異色彩.在那暗褐色的瞳孔中、我似乎看到了這場垂死掙扎中的一點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