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三輪車

這事情關於來的第二天晚上我搭乘的人力三輪車,三輪車永遠出現在歐洲十九世紀拍的中國的相片,通常景色如下:胡同、泥巴地、和一堆車伕在三輪車前聊天。後來我發現車伕永遠都在聊天,似乎像是在百年前被詛咒般的不斷地聊天至現在一般。 很奇妙的是在人類發明了汽車、機踏車等各種瞬間移動器具之後,這個城市卻仍充滿了人力車。那天晚上因此我搭乘了三輪車,一路穿過後海,後來,車伕跟我收費七十塊人民幣,於是我們有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我說:媽的我搭出租車從機場開到市中心也不過五十你這擺明不是坑我嗎?

車伕說:這是北京的觀光特色。如同英法聯軍時在北京拍的第一張照片一般,三輪車因攝影術的發明,成為一符號、或是歷史的象徵,所以你搭乘的不僅是個交通工具,更像是一種時光機器,你穿梭了百年的時間,可以跟歷史、世界權力產生連結,殖民與後殖民、東方與西方、視覺現實與奇想,三輪車以它的物體性而扭曲了時光而產生間縫,人類發明了各種交通工具,並以更快的方式穿梭,時速、音速、超音速、光速、超光速、超超光速等等。但最後機器效率所造成的時間縮短已無法被客觀衡量,而一切都只是作為文化符號而成為一戀物癖。

我嘗試各種方式殺價,包括大吼、擺明沒錢、威脅要叫警察,但車伕無動於衷,在不想淪落到被一群車伕同業工會在路上圍毆的命運,最後我付了車錢。

低度開發的回憶在這裡是一種商品,而且是昂貴的那種。

標準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